每年的12月21-23日之间疫情过后正能量句子,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疫情过后正能量句子,赤道以北地区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的一天。在中国,这一天叫作“冬至”。
民间素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,冬至这一天跟过年一样重要。根据史料记载,秦代以前,人们普遍把冬至夜当作“除夕”,把冬至当作新年,因为冬至之后太阳北移,天地阳气回升,这一天标志着太阳的新生。
为了庆祝太阳的新生,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习俗。古代的知识分子会绘制一幅“九九消寒图”,有文字、图形、图画三种形式。文字形式就是找一句话,所有笔画加起来刚好九九八十一画疫情过后正能量句子;同理,图形形式就是在九乘九的方格中画阴阳鱼,利用阴阳鱼旋转的方向不同来倒计时疫情过后正能量句子;而图画形式则多选用梅花这种傲霜斗雪的花儿,画上一枝梅树,枝上九朵梅花,每朵九片花瓣,每日为一片花瓣上色,等到纸上花开满枝,窗外也就绿草茵茵了。
九九消寒图的两种形式
除了这样略带文雅的习俗,如今更为人所熟知的则是各地冬至时上桌的美食。比如北方的饺子、江南的汤圆、浙江的年糕、两广的烧腊等。
北方有句俗语: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。”饺子本来叫“娇耳”,起源于东汉末年的河南地区。东汉末年恰逢小冰河期,全国气候普遍偏冷且干旱,粮食减产,加上战乱频仍,大瘟疫隔几年便要爆发一次,百姓苦不堪言。南阳人张仲景见许多同乡死于伤寒,还有大部分人耳朵严重冻伤,便积极投身伤寒研究。他将羊肉与药材、面皮等物煮在一起,分发给受冻的穷人。这种又能治病又能饱腹的汤剂很快流行开来,成为今天大部分北方人冬至都要吃的饺子。
饺子
而如同南方方言种类繁多一样,南方过冬至的习俗也各有不同。在南方,晶莹圆润的汤圆更受人青睐;
五彩汤圆,颜色是用菠菜、南瓜等蔬菜汁染出来的
苏州人家会酿造米酒,往里面加一些桂花,清香盈满唇齿间;
桂花米酒小汤圆
浙江的许多地方则吃起了他们尤为钟爱的年糕和赤豆饭,7000年前河姆渡人在这里种下的稻谷,成为今时今日许多浙江人心中家的味道;
同样是桂花味的年糕
福建人一提到冬至,就会把目光投向鸭子,姜母鸭这道曾经的宫廷美食,如今也上了普通人的餐桌,给冬至增添一份暖意;
姜母鸭
到了两广地区,以“叉烧”、“腊肠”为代表的烧腊就成了冬至日餐桌上的主角,一家人围坐一起,共享香甜。
卤味蘸着特制的带甜味的卤水,是两广人们冬至时餐桌上的美味
无论是北方的饺子,还是南方的汤圆、年糕、赤豆饭,寄寓的都是平安与团圆。大家喜欢的都是家乡的味道,是儿时的记忆,是人世间的温暖。
冬至之后,天气还会继续变冷,大家要注意保暖,不要感冒;时值疫情肆虐,大家出门要记得戴口罩,勤消毒;在室内时要勤开窗通风,别让病毒有可乘之机。
冬已至,春将来。前几天,世卫组织称新冠疫情有望在2022年结束,愿明年春暖花开,大家能阖家团圆,欢度每一个佳节。